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书法资讯 > 书法资讯

书法与八卦的关系

2018-11-05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虽不视八卦为文字,但因八卦的笔画富于变化,故视其为文字所由生的规模。其说如次:“伏羲画八卦,为万世文字之祖,人皆知其然,未必皆知其所以然也。夫八卦之画,有何文字哉?盖因而屈曲之,因而转移之,因而合并交

初学书法如何选用毛笔?

2018-11-04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初学书法应该用什么毛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但是我们有简单的答案,仅供初学参考的答案。第一:初学书法不建议用纯羊毫。我们不少听过这样的观点:初学书法要用羊毫,羊毫软,正好可以拿来练笔力。这个观点貌

章草的书法史

2018-11-03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草书应是草稿书的代称,古人又叫“稿书”、“稿行”。由是,可供依循的章法则与信手涂抹的草草稿结合,构成了一个完全对立但又合为一体的矛盾体。矛盾的表象导致矛盾的实际存在。在章草书中,我们发现它的左右为难:

彩陶线条与文字书法

2018-11-01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原始初民以尖锐器在洞壁刻划线条,这些线条是用来记事还是有其他用途,不得而知。如果不把问题追溯到那样遥远的时代,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成功地运用线条去作陶器的装饰了。尤可注意的是,这些线

汉代的书展与书法

2018-10-31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西汉的文学和艺术,一般表现为寓巧于拙寓美于朴的作风,在经济发展、统治阶级肆意剥削纵情享乐的东汉时期,这种作风是不能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的这就必须变革。但是。东汉又是保守势力极强固的时期,变革必然受到大

练习书法如何用”力“?

2018-10-30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作为书法的线条之美,可以从多角度来探讨,而“力”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核心。如蔡邕有“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之说,卫夫人有“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论述,更有颜真卿“力谓骨体”的经

朱永正浅谈篆书发展到隶书过程

2018-10-29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书法要从篆书发展到隶书,自然不会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是从《大盂鼎》或《会稽刻石》直接转成《曹全碑》。既然篆书还有一个广义的标准,那么在理想的隶书出现之前。也一定有个宽松的广义上的“隶书”在活跃着

朱永正浅析学习行书的方法

2018-10-28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行书兼有楷书的基本法则和草书流动的笔法,行书运笔虽比草书慢,但比楷书要快,而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苏轼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观点,说明了不同书体形态的不同,也说明了书写的速度和节奏的不同

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2018-10-25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目前,钢笔分吸墨水式和一次性水式两类。一次性水式钢笔虽使用方便,但缺乏弹性,也不耐用。吸墨水式钢笔主要有包尖型和露尖型两种。露尖型钢笔更适合练书法。钢笔笔尖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分为金笔和依金笔,金笔价格

颜真卿一生的书法作品

2018-10-22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东方朔画赞碑》系颜真卿早期作品,并不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书迹,但却被宋代全才苏东坡奉为圭桌。如果我们拿苏东坡的字体略加比较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苏轼与颜真卿的审美观是一致的,他正是在颜氏此碑艺

书写过程中笔顺和笔势

2018-10-15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形成汉字的人种基本点画的形状是经过若干年、若干人创造、改进、定型的。自汉代完善以来历经2000多年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八种,既没减少也没增加,且八种点画的姿势也依然如故。我们再进一步对八种点画的特殊姿势

朱永正浅析悬腕执笔法

2018-10-13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悬腕是执笔法中的一种。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写

微信对传统书法学习方式的影响

2018-10-11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书法艺术一直“曲高和寡”,距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中国书法艺术走下神坛,走近百姓?这是古往今来历代中国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梦想,又是延续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的必然。随着网络时代

练习隶书的方法

2018-10-10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首先,隶书学习不难,如果你有楷书的学习基础隶书是非常好学的,一般练习两三个月就能初成(除非你要深专)而且不推荐你练习隶书时间过长,这样容易对你平时写字结构产生影响,比如平时写字写出来扁扁的,建议写两

书法术语中的“牵丝”

2018-10-08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在书法术语中谓之“牵丝”,点画与点画、字与字交换过度时带出一缕墨痕相衔接,谓之“游丝”。这二种笔法又称为“引带”“带笔”。如“使”字左竖收笔带出一缕锋痕为“牵丝”“一”和“身”之间,“想”“必”“及

练书法的心理因素

2018-10-04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有这样的几种人,是不想练好字的:一、是认为写字好不好无无所谓。“有电脑了,还用写字吗?”“写得差不多就得了!”这是一种掉以轻心、不负责任的态度。以这种态度,连字都练不好,就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很难

朱永正浅谈象形文字的书法

2018-09-28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象形字的形体,来源于客观物象,乃先民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之约简方法描画而成。许慎《说文解字叙》述象形字的书写是“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图画仿形之特点相当清楚,使人一见即知所代表的物象“原型

书法究竟是一种学问还是一种艺术形式?

2018-09-26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在书法史和书法家的史料积累方面,我们能看到一些令人叹止的成果的话那么,作为书法理论的最重要的内核部分一一作为艺术理论的基本积累,在当时几乎是十分贫乏的。书法究竟是一种学问还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看不到书

传统书法中的北碑南帖

2018-09-24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当代书法旋风由于来势迅猛,书法家们并没有多少预期的思想准备就被卷人其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它的好处是不会受到太强烈的理性传统观念的制约,易于自出新意,不重蹈旧辙。坏处是难收一时之效,起点不

高等学历的书法爱好者渐次增多

2018-09-18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随着书法活动的质量越来越高,专业化倾向是个不可忽略的事实。相对于书法而言,“专业化”是个十分陌生的要求—长期以来,书法界并没有在高等院校教学中一展自身魅力。没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书法大学生与研究生的走

书体形成的过程与规律

2018-09-17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其社会意义首先是实用所以随着社会生活内容日益繁杂,在汉字的书法上便自然地产生了“便捷”要求这一要求是书体嫂变的最基本原因。所谓“隶为篆之捷”,即说明隶书写起来比篆书便利,而真书写起

图腾崇拜与文字书法的关系

2018-09-16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文字起于图画,愈古的文字,就愈像图画。图画本没有一定形式,所以上古的文字,在形式上最自由。”电这是就形式而言的。在文字被大量应用、交流的信息量增加、紧迫性增强的时候,绘画的意味就逐渐减弱,书写性相应

书法临摹和临贴的区别

2018-09-15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临摹同工,是学书大要。”由于临摹字帖需要长期进行,容易产生急躁烦难的情绪,所以要有恒心耐性,坚持不懈,以古人缸干、皮穿的精神,达到既能惟妙惟肖的“人帖”,又可推陈出新的“出帖”。《学字》说:“凡临古人

汉代书法艺术思想

2018-09-09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西汉初,战国末期发展起来的“黄,老”之学,战国时期的百家学说仍有很大的影响。到汉武帝时,各种思想经过激烈的交锋,濡家占据了上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独尊,不仅成为汉

小篆对书法的价值

2018-09-09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往往是人们政治、道德理念的折光,从小篆的造型中,我们不难窥测到秦统一天下后要求安定、巩固乃至要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等等意向。小篆的点画没有大起大落,均匀饱满,线条虽多修长但不能

朱永正浅谈甲骨文书法

2018-09-07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殷商时期,是目前所见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初到公元前11世纪,共六七百年。甲骨文和金文是殷商时期书法的代表。此外,在陶、石、玉、骨、角等类物品上也发现了文字。1898年,在商代后期王

如何写出书法之美?

2018-09-06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中国文字,因其各个单体自身之笔划,错综复杂,而单体与单体间之距离配搭,又变化綦多,所以在实用上,务求其妥贴匀整、调和自然,因而就产生了书法的研究。又因所用的工具不是硬性的钢笔,而是软性的毛笔(如狼毫

练书法从小字开始

2018-09-05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无论楷书行书,其实古人很少写大字,经典作品没几个是大字写成的。最早的甲骨文大概跟红豆差不多大,我这样的近视眼,半米之外都看不清楚。汉代日常的字比甲骨文大不了多少,一般一公分以内。唐代的字比较大了,估

汉代书体的演变

2018-09-04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行书一体出现于东汉,虽然还在草创阶段,但在它成熟的过程中又曾经与正在发展中的草书和楷书互为影响,并且它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行书的表现力在各书体中,因其亦楷亦草、兼容静动,又便于识认,所以

民国时期的书法理论

2018-09-02     作者:zhuyongzheng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民国以来书法理论的积弱,严重影响了建国以后在理论方面的开拓。即如创作方面的一枝独秀完全是民国书法格局的单线沿续,理论家们的努力也受到既有成果特别是观念方面的制约。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不可能出现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