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甲骨文的几大分组
2020-07-07     浏览2634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与同时期象形化的金文相比,甲骨文由于是契刻文字,为契刻的方便而在形体上颇多省简,使其图画性逐渐降低,符号性日渐增加,这种简化和演变在商代甲骨文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在持续。

商代甲骨文和金文.

    按照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巫史卜祝一类专业性很强的职官和百工往往在一些家族中世代传承,这也是氏族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代甲骨文的契刻者也应当是这样一类世守其业的家族。所以,尽管在殷商甲骨文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期甲骨文书法的艺术特征并不相同.却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几个大组,各大组作品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甲骨文的最新分期将商代甲骨文划分为几个大组:
    1.自组卜辞,系商王武丁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的贞人有千、自、扶、叶、勺等。自组卜辞的突出特点是在字形上较多地保留了象形字的原生状态,部分字的刻写显示出开始简化的趋势,原型字与简化字共存。卜辞可分为大字类、大字类附属、小字类、小字二类、其他小字类和小字类附属五个部分。就风格水平而言,大字类字形契刻工整美观,个别作品工艺精湛、秩序严明.也有的作品风格潦草。因为是从书写到刻写的初期,所以不少大字类作品的字体风格近于手写。小字类的时间略晚,与大字类风格不同,应属于两个独立的传承系统或家族。小字类的契刻水平也较大字类为高,虽然风格各异,但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甲骨文书法开始确立起自己独特的式样和形质。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