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康有为书法的影响
2020-02-02     浏览1007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对书法的权宜选择态度给康有为的书法创作带来了微妙影响。一方面他易于捕捉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选择一条较少有人问津的僻径以求别出心裁,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太可能花大量精力深入开掘,因此在总体上说,在政治上始终抱有信心并思得一逞的康有为,自然不甘于以翰墨终老,这影响了他成为一个第一流的大师,当然也为他的天分极高的书法规定了.些什么。 实践着他在《广艺舟双揖》中的理论主张,南帖系统作为临习典范当然不予考虑,唐碑系统的工稳妥贴更不在话孔面对清代科举习气,自己也在此中混迹半生的康有为,对于科场习大小二欧字,以方、光、乌为登第进身阶梯的那一套有着切身的感受。他本人原也精于斯道,只是后日北游尽览秦汉六朝碑版,在京城又逢北碑风兴盛,厂肆所陈皆为六朝拓本,收罗较易,熏染复深,于是才从包世臣之说而全面吸收碑学精体,并专力学《石门铭》、《孔宙碑》分隶之间较野逸飘散一路。在《广艺舟双揖》中他曾自述学书经过。

    《述学》所载,大约有三个阶段。一是出入欧书唐碑阶段: “吾十一龄,侍先祖教授公(讳赞修),于连州官舍,含怡挎枣,暇辄弄笔。先祖始教以临 《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八然性獭钝,家无佳拓,久之不能工也。将冠,学于朱九江先生(讳次琦)。先生为当世大儒,余事尤工笔札。……于是始学执笔,手强甚,昼作势,夜画被,数月乃少自然.得北宋拓《酸泉铭》临之,始识古人墨气笔法,少有入处,仍苦调疏。后见陈兰甫京卿,谓《醛泉》难学,欧书唯有小欧《道因碑》可步趋耳。习之果茂密,乃知陈京卿得力在此也。因并取《圭峰》、《虞恭公》、《玄秘塔》、《颜家庙》临之,乃少解结构,盖虽小道,非得其法,无由入也。……壬午人京师,乃大购焉,因并得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从容玩索,下笔颇远于俗,于是翻然知帖学之非矣。” 倘若没有自'FI龄至应试这一时期的遍学唐碑,康有为大约未必会对之如此深恶痛绝的。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