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创新与“革命”必须以深刻把握古典为契机。只有这样,创新家们才能站在与古人同样的高度开辟与古人完全不同的新境。深刻但沿袭旧径固然不足取;有新意但却浅薄却也未必能站得住脚。而现代书法首展中的一部分作品所缺的恰恰是这种能力;因此,它只能说是起了个呐喊与破坏的作用,离真正的建树还有很大距离,此外,一些作品突破创新,实则风格进行抄袭,也不能不说是它的一个致命伤。对现代书法首展的冲击力,它对偎滞、保守、食古不化、千篇一律的书坛弊习的反叛;我认为应当予以高度评价的。在这一点上,创作家们的观念与胆魄的确令人吃惊。但它凭藉绘画立场对书法进行的种种改造,又使我们实在不敢恭维。许多作品中透露出的对结构空间、线条内涵的把握能力十分苍白与贫乏,而它又折射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明显缺乏深度;于是,我们在此中看到的是一种有趣的掺合:捉襟见时、顾此失彼;自认为思考很艰苦而有新发现,实则较为浅显而薄弱。书法的忧虑并不在于“全盘西化”会带来何等损失——损失的只能是厚厚的污垢与固步自封的沉渣;但在“全盘西化”作为手段的功用发挥尽致之后,有没有能力将它推向一个真正的书法本体立场加以深化,却是检验艺术活力的关键所在。
“现代书法”将向何处去?如果停留在目前的水平而不思进取特别是不继续深化。那么它的破坏作用已经完成,对建树却无能为力,似乎已走向自身的极限。但不管它努力有光明的未来还是寿终正寝,或是被溶化在更大的创新潮流中而消失自身,它对书坛保守风气的破坏功绩却不容抹煞。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