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书法临贴的技巧
2018-12-14     浏览938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许多人不是在写字,而是描字,尤其是在写楷书的时候。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觉得写楷书对行草书没有帮助,甚至觉得是阻碍,于是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学楷书,尤其是唐楷,其实,很大问题就是我们从小就把临帖误解为“描字”,这样的笔画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完全没有了书写性,怎么样转化?

很多人写书法,把篆、隶、楷、行、草隔离开来写,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们只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形态而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诸体应该是相通的。

首先,我认为碑和帖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区别,只是书写方式和存在形态不一样而已。汉隶和唐碑都很好,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1)不管是汉隶还是唐楷,都是在庄重和严肃的状态下完成的,和书法家平时的书写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今天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有人请你去写一幅字刻在碑上,是不是和平时的书写状态不一样?

   (2)碑在刻的时候很多牵丝映带丢掉了,笔路已经非常模糊,对我们的日常书写带来了很多误读;

   (3)风化雨嗮使许多碑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我们写碑的时候一定要借助于墨迹的理解,同时学习隶书不能只能学习东汉时期的许多名碑,有一些简帛书、西汉砖文尤其是明代以来的墨迹都要关注和学习,其实学隶书我一直主张从清代入手。

由于误读,我们许多人在写汉碑的时候,加了很多动作,做的成分比较明显,其实古人没有那么复杂,这一点鲍贤伦做得不错。在魏晋之前中国书法还是把结构放在第一位,这可能和书法的实用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