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汉字的人种基本点画的形状是经过若干年、若干人创造、改进、定型的。自汉代完善以来历经2000多年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八种,既没减少也没增加,且八种点画的姿势也依然如故。我们再进一步对八种点画的特殊姿势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特性-一明显的趋向性。有的教科书把势能释为“事物所表现出的一种趋向”,而趋向性就是八种点画的特性。汉字的八种点画的趋向性主要表现在点画的方向性。
汉字的八种点画都有明显的方向性,尤其是短画,外形轮廓像一个个不等边三角形,指示或标示着一定的方向。以点为例,写一个独立的点,它的特殊形态是上小下大,标示着物体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形成流线形下落的方向。同时尖锋人纸的笔触还指示着物体是从什么方向落下来的。收笔出锋的部分还指示着遇到阻力后反弹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方向性,就造就了点画上小下大的特殊形态。形成了所谓的点势。人们感觉到它有重量、有速度、有方向,于是才有了“高山坠石”之说。如果不是这种形态而是上大下小,人们立即就联想到花蕾、气球等轻飘飘的东西,感到无力。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再重新审视八种点画的形状,古人在设计点画时,没有采用正圆形、圆弧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作为点画的特殊形态,正是因为这些形态不具方向性.无趋向可言,’没有力量,因此也就不得势。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