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西汉时期书法特点
2019-12-05     浏览1031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篆书演进到秦刻石小篆那般的体挽风格,端庄规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巧年后便进人了西汉王朝时代。这是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各方面的制度皆沿袭秦规,并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作为西汉独特成就的一个方面,其文字及其书法在这一时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隶书体式定型.井广为运用,升到正体的社会地位,不仅用之干典籍的抄录.而比在种
种刻铸铭文中也与篆书并驾齐了。并且由于隶书强有力的影响(这是不可抗拒的时代大势).汉代的篆书书迹中.一般竹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隶法.这一点成了汉篆的墓本特征.住后发展.到了东汉就更为明显了。
    从现有西汉篆书的主要实物资料研究,  这一类风格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其体势平正,以横平竖直为主,即在小篆中的笔画圆转处多以方折处理.而横画的两端,往往起端方切粗重,向末端渐细,锐利出锋.上端方切粗重,往下端渐细出锋。这种体貌的形成,一者是版应在青铜器上镌刻的特定条件。因青铜之硬度,为求铁刻便利,造成其书法在结体及其点画形态上的独特性.二者也是作者有愈追求方正挺劲意趣的表现 (尤其是在点画一头方切、一头尖锐出锋的形态上)。这一类作品在镌刻方面十分梢巧。此外,这一笔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结体的某些对原小篆结构进一步减括为横直线的新组合方式,也正反映出汉代隶书的反作用。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