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朱永正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
2019-08-13     浏览776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春秋战国时期遗留至今的书法实物也大大多于周代,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青铜器铭文,还有刻石、帛书和竹简、玺印等。其分布范围也大大扩大,几乎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在艺术上,春秋早期的各诸侯国青铜器铭文尚能保持西周特色,中期以后逐渐衰落。春秋中期以后直到战国时期,以晋、秦、齐、楚等大诸侯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几个富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中心。对于春秋时期各地金文书法风格的差异,陈梦家先生曾将其划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大类,而有的学者则将其划分为齐鲁型(包括齐国、鲁国、祀国、戴国、郭国、薛国、滕国),中原型(郑国、卫国、虞国、拢国、蔡国、陈国),秦型(秦国、晋国),江淮型(楚国、吴国、越国、徐国、许国)等。从现存这一时期的书法实物来看,以齐国、楚国、秦国的金文最富有特色。从文化的传承而言,与周王室关系最为密切的鲁、彼、郑、卫等诸侯国书法基本上是从西周王室旧有的风格演化而来.在西周故地,平王东迁以后,秦国全盘继承了西周王室书法的厚重质朴,如著名的《石鼓文》、《秦公簋》等仍然是西周王室书法的延续。其他诸侯国如齐国和楚国等诸侯国,由于自身逐渐强大并形成地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书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齐国和楚国周边的小诸侯国受其影响,在文化气质上也逐渐趋同,书法风格逐渐相近。北方的晋国尽管在春秋时期一直非常强大,在政治上却一直是周王室的坚定支持者,在文化上也和周王室基本保持一致,故其书法风格与周王室和秦国接近。总的来看与齐国书法风格接近的有鲁、邪、邹、燕、纪等诸侯国。与楚国书法风格接近的有黄、陈、宋、吴等诸侯国。与秦国书法风格接近的则有晋、郑等诸侯国。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书法的装饰美化趋势日渐盛行,鸟、凤、龙、虫书等新书体作品日渐增多,并由南方蔓延到北方。到战国中晚期,书写流便的“草篆’普遍流行,并为新书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