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汉字为什么叫“方块字”?
2018-06-07     浏览1004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由于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被称作“方块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符号化的方块形式是逐步被固定下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体、语义和字音的变化很大。汉字的形体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字和简体字等形式。

中国的文字创始于何时,目前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尚无定论。《书断》曰:“庖羲氏画卦以立象,轩辕氏造字以设教”。中国还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文字大体起源于远古的壁画,大致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人类使用天然工具或自己制造的工具,人类大脑不断进步,思维不断发展,逐渐具有了比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具备了从复杂的印象思维中把事物一一分开的能力。同样出于传授生产经验的目的,把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化成简单的形状和笔画,用以表达某一具体事物的概念。这时的符号还保持着直观印象思维的特点,但摆脱了手势语言、结绳记事、刻痕等的记事方式,又远离了事物的形象。便产生了最初的图画文字。出现较早的,应该是名词和数词。最早的图画文字大多是个体图形,以象形个体符号为主,一个图画文字为一个单体符号,用以表达某一具体事物的概念。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作品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