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传统书法的“精神实用性”
2017-08-17     浏览988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现代书法作品写的多是古人的文章或诗词歌赋,其中几乎都是名言、哲言或警句,其内容已经不只是书写人所要表达的自己的意思,而更多的是重述、强调古代名人的思想精华,它们因为富含的思想性、哲理学性与精神性而更有价值,这就是此即所谓“书以载道”是也。这些书法作品即便只是一个字,也能触动人们的心灵,令人与之产生共鸣,所以人们常将书法作品挂在墙上,奉为圭臬至理名言,甚至当成座右铭。这就是书法的现实功用实用性,称其为书法的“精神实用性”。

中华传统书法的“精神实用性”还体现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弘发扬传统美德与表现社会进步上。以书会友是通过书法艺术交流来沟通情友谊。在海外文化统战、公共外交工作中,开展传统书法交流活动以书会友,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构筑牢固的中华情节,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而团结奋斗;可以宣传同根同祖同书法的理念,增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软实力,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中国经济崛起,全球看好中国,世界范围学习汉语正在升温,国外正在掀起“中国文化热”、“中国书法热”。国外的不少艺术、文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中国书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还派了不少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和研究书法。在亚洲地区,中华传统的书法尤其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海外的中华传统书法组织深深地嵌入当地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