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资讯
传统才是书法艺术家成才的基石
2017-02-08     浏览663    作者:    来源:朱永正 官方网站

     中国的毛笔像魔瓶。所有乏味的汉字经过它的化育都会变为迷人的艺术彩虹。拙劣的书家,其作品所以拙劣,除了因胸无点墨,再就是有过多的经营与刻板。评价书家书作,许多人往往人云亦云顺水推舟,一味地顺风赞美褒奖多多,无法不令书艺通神者大跌眼镜。人常说“我不懂书法”、“我不会欣赏书法”、“我是书法上的门外汉”。殊不知,那种被书作所吸引的混沌情愫就是对书法之美最朴素真挚的理解。书家创作的过程是其感情绽放多彩花簇的美丽季节。尽管那季节多在幽闭的书房。如果灵逸的白云突然间长出来茄子和驴肉,其美必然大打折扣。书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灵魂的清净。创作过程一旦参入现实的杂质,那作品的境界必受到窒息。

     真正的书法家在世人面前显示的首先不是他的聪明睿智,而是其率意和无心。不应当说对书法艺术没感觉的人就如何。但可以断言的是,那些只关注现实利益和美味的人必与庸俗有染。市场经济为许多急于成名名利双收的“书法家”“大师”“泰斗”们提供了十万火急的条件、环境。只有真正的书家才重视内功、书外功等气质性的内涵。书法上的投机者只具哗众取宠的面子功夫。世间的颜渊早后继无人。如果世间还真有颜渊式的人,他决然成不了书家,因其骨子里没有率意。人们说,书法乃雕虫小技。由此可见治此小技的书家之人何等渺小。从历史看,黄庭坚算不上最顶尖的书法家,他的上面还有公认的王、苏、颜等。可是,他的一件作品(今夏)却卖出了天价,四个多亿。晕。不可思议。

     书法上代代不乏具羲之之才者。但唐太宗却只有一个。传统功夫是所有真正书法艺术家成才的基石。而并非是所有深具此功夫的书家都被时人认可。浮躁的时世必然造就许多欺世盗名而不知自己浮躁透顶的书法混混。当今,我们常发现一夜之间红得发紫的书法“大家”和“泰斗”。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却是众多人书法认识的空茫懵懂。经营谋划和运作是当今所有火速成才“书家”的通况。具米芾拜石情结的书家大多贫困。此盖因其只有当他们饥肠辘辘窘况压头之时才想到钱与米。种瓜得瓜。痴迷于书艺的书家迟早会赢得书艺的真谛;一心想利用书法赢利的假书家最终不会饿肚子。真正的书家无不是精神的信天翁。只有现实的势利之徒才游弋于书作的价值价格之间。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作品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