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认字写字。认字同时必须写字,而且是用毛笔写字。没有好的写字基础就没有好的教育基础,所以自古以来的中国文化人没有写不好字的。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和显著特色。方块汉字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和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中国教育学会一项关于写字和书法教育现状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愈来愈差,汉字书写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是: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字形失去控制,歪歪斜斜。据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书写状况完全满意的人数为零,认为整体较差的占75%以上。写字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写字质量,更大危害是对正处于快速发育期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不利。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中小学生出现汉字书写危机,是因为今天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重外语轻母语,鼠标代替用笔,书法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有些人误以为,社会日趋现代化,电脑日益普及,没必要再学书法练书法。教学实践中电子教学设备广泛运用,很少再写板书,教师书写的示范性大大削弱。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完成作业时往往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抢时间赶进度的状态,恨不得赶紧写完了事,无暇顾及写字的规范、整洁与美观。一些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要求也不再严格,过于严格甚至会遭到学生抵制。
书法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而首先是德育。中国人历来讲书品人品统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书法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载体。练字就是练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书法学习中有丰富的教育元素,关系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产生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启迪人的观察、发现、欣赏、鉴别、动手、兼顾、应变、创新等能力。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光表现了书写艺术,其内容、形式及所用物质材料和环境要求等,与文史地哲数理化生等各科都有关系。写字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不是可抓可不抓的。中小学阶段没有打下书法基础,对全面发展会留下难以弥补的缺陷。据一些学校对学生书写水平与语文学习成绩相关情况调查,结论是两者呈正相关,有的地方和学校出现了“写字好的无差生”的情况。学生因写字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要端正书法教育的思想。书法是道,是文化,不仅仅是技巧和方法。书法教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书法教育目标主要是普及,不是培养书法家,是让中小学生人人能写好汉字,在此基础上可能会涌现一些书法家;不要把学校的书法教育变成应赛教育。
本文原创者:朱永正书法作品官方网站